以下就是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何力:高水平中职学校发展的基石是什么?"相关知识以及问题智能甄选的最佳答案,希望能解决您所想知道的问题:
何力:高水平中职学校发展的基石是什么?
今天,随着高职院校“双高计划”建设高潮的持续,高水平中职学校建设又成了职业教育新的热点。
其实,在高水平中职学校建设之前,二十多年来我们曾经历过“炼狱”般的省重、国重、国示范的申报。目的无它,也是往办高水平的职业教育这个方向努力。
一间职业学校未来发展成什么样,能成为什么样,有没有发展的规律、轨迹可循?曾经的“省重、国重、国示范”学校现在发展状况如何?相同的外部环境,相似的内部条件,不乏一些曾经起点较低、如今却发展态势越来越好,甚至超越了“曾经的师傅”,把过去“扶贫”“传经送宝”的兄弟学校远远的甩在了后面的后起之秀。这些“后发学校”超车的秘密又是什么?
“今胜昔”还是“昔胜今”是职教人喜欢经常讨论的话题,我们如何客观的评价自己学校的过去、现在?同理,我们能否决定自己的命运?这亦是中职职教人经常感到疑惑的地方。
一间单位,就像一个人,时时会遇到十字路口或者关口,遇到决定我们未来的关口时——闯过去;碰到影响我们命运的十字路口时——做出正确的选择,但这种抉择相当难。而多数时候,当机会老人送上他的头发给我们时,我们只摸到他的光头。
正如西方的谚语所说:上帝左右了我们一半的命运,而另一半命运则交到我们自己手中。问题是交到我们手中的另一半命运,是否能决定我们职校未来的前景?
作为职教人,不知有没有思考过这样的问题,高水平职校发展的基石是什么?
我们先尝试在百度上搜索,结果发现有很多答案:校园文化、产教融合、职业生涯规划等,但没有人认为修“校史”是一间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发展的基石。
看来,“校史”这块不可或缺的基石并不被中职职教人认可。
校史,百度百科的解释是:校史是对一所学校发展轨迹的真实记录,是指记录学校建立发展和变迁的过程的文献资料。
深入了解一间职校,研究一间职校,定位一间职校发展的方向,反思我们的职业教育办学效果,离不开校史(新建学校除外)的研究,所谓“前车之鉴,后世之师”。
但是,今天,对多数的职业学校来说,无论是职校决策者、管理者还是职校的普通教职员工,很少人愿意花时间去了解自己职校的历史(由于95%以上的职校并没有校史馆,了解自己职校准确的历史反而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也没多少人关心自己学校有没有文献记载的校史。原因无他,中职职教人普遍认为:修校史对职校来说不重要,可有可无,或者认为在整理校史、撰写校史上投入时间、人力、金钱不值。
修校史对职校来说,真的不重要吗?当然,对仅抱着“日求三餐、夜求一宿”的人来说,确实不重要,毕竟没有整理校史是“祖传”的;可是如果你是这间职校的引领者或者你把自己当成这间职校的主人翁,为了对学校、教师、学生负责,并希望自己的职校处于一个良性循环状态,就不应该忽视对校史的研究,对自己职校的历史一无所知,有可能会把前人走过的弯路、做过的错事、蠢事重复一遍,也有可能中断前人好的做法,半途而废,甚至沾沾自喜的将今天的做法认为是创新。为什么历史上常常会发生“惊人相似的一幕”,原因就是人们无法了解历史的真像或者不愿花时间了解历史。
所以,哲学家黑格尔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历史给人的唯一教训,就是人们从未在历史中吸取过任何教训”。
由于本文所谈的职校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为了避免引起歧义,在此有必要对职校进行准确的定义。比如不少老师习惯把高中当成是普通高中,把中职排除在高中之外,把职校和职业院校混为一谈等。根据百度百科,中国的高中阶段教育包括:普通高级中学、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成人高中、职业高中、中级技工学校、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中等师范学校等。职校和职业院校两者的内涵并不一样,职校我们一般是特指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简称中职),职业院校则包括了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职校和职院表面看是同一类型的教育,属“同门师兄”,可目前,显然,高职院更愿意招普通高中的毕业生。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又可细分为教育部主管的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成人中等专业学校(简称中专)、职业高级中学(简称职高)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主管的技工学校(简称技校)。
承载“校史”的载体则是“校史馆”。众所周知,著名的高校、中小学名校都有专人负责、专项经费保障学校校史馆的正常运转,当然,也不排除某些成立时间不长、不怎么著名的高校或者以赚钱为办学目的的高校并不把修校史当成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部分,但人类的文明是从有文字记载开始的,越是名校、越注重内涵发展的学校,校史文献越丰富、越详尽、越真实,因为文化、文明需要传承、沉淀、反思和总结。
事实上,凡是著名的、高水平的普通高中、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小学,甚至是幼儿园都会有详尽的校史,他们之所以能“著名”,也是因为他们清楚的知道:你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
为什么有不少职校,虽然建校也有百年时间,但确不能成为百年名校?并且这种类型的学校有一个共同点:尽管建校的时间不短,但确没有文字记载的校史或者校史记载语焉不详、断断续续,也没有尊重历史的“校园文化”,多数教职员工基本上是抱着“吃瓜群众”的心态,并不在意学校有没有校史馆。
这种心态也折射到我们的常规教学管理上,最常见的一个例子:比如学校缺语文老师或数学老师,我们潜意识的做法就是找有语文或数学教育背景的至少本科学历的老师,大概率不会考虑即没有语文教育背景也没有语文教学经验的教师教语文,更不可能安排语文老师教数学或数学老师教语文(这里是指初中以上学校)。但如果是缺历史老师,遇到缺少历史学科素养的管理者就有可能不会考虑这位老师有没有历史教育背景和教学背景,甚至也不会考虑这位老师是文科出身还是工科出身、更不会考虑这位教师自身是否对历史有兴趣,潜意识认为:只要有大学学历、持有教师资格证就能上讲台教历史。
其实历史也同样是一门科学,属社会科学范畴,比之其它学科,历史只是入门容易,真正对历史有研究的专业人士,清楚地知道成为一名合格的历史教师并不容易,现实生活中一个人有可能一辈子也遇不到一名优秀的历史教师(社会普遍对历史教师要求不高,所以历史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很难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也就不难理解了,因为许多非专业的历史老师占据了他们的岗位)。
笔者在偏僻的大山里读初中时,历史课就是由数学老师兼,这位数学老师上历史课的方法是照读历史课本,读到下课铃响便算完成了一堂课的教学任务。笔者曾在一间村办中学代课,亦遇到同样的情况,似乎只要识字就可以教历史。
培根《人生论》有一句名言:读史使人明智。以非洲为例,有人类的时间并不比欧洲、亚洲短,但没有文字记载或没有详尽的文字记载,无史可读,使得非洲大陆不但谈不上“明智”,离文明还有一段距离,对世界文明的贡献也乏善可陈。
这个道理对于学校的建设发展也适用。也许有人会这么说:校史有什么重要?没有校史我们学校不是一样好好的吗?有必要小题大作吗?不少学校不但没有校史,有可能连“校史”这个概念也没有,不是一样培养了很多人才。抱着这种办学思想的学校,有个很有趣的现实问题等待着他们回答,有没有培养过“很多人才”如何考证?没有校史记载,但看眼前的数据,只能证明不少人在这间学校上过学。
看一间职校能不能成为高水平的职校、能不能成为有丰富内涵、有很深文化底蕴的职校,能否“以史为镜”,首先看这间职校对校史的态度。
详尽、真实、撰写准确的校史不仅能让我们反思过去,总结过去,客观的评价过去;还可以避免我们把前人走过的弯路、做过的错事、蠢事“重头再来”。
而反观实力薄弱的职校,尽管原因各不相同,但不重视校史的态度是相似的。
校史不仅仅是我们职校反思的载体,还是我们职校规划未来的载体。当我们想对自己学校的办学效果进行反思、总结、诊断、查找问题时,源头就是要有尽可能详尽、真实的校史。
职校都喜欢请专家“把脉”,请专家规划学校的未来,对专家侃侃而谈的高论亦深信不疑,如果遇到某些教职员工有疑惑,自己也解释不清、也没真正理解,只需祭出“这是某某专家说的”,基本上能扫清一切杂音。可在实际操作中则发现,说和做还是有比较远的距离,不少专家的指导并不象说的那么灵光。专家的解释是:我的理论在某某职校很成功,为什么在你这间学校失败了呢?问题肯定出在你们自己身上。
专家在这方面的回答自然是绝对正确,问题肯定出在我们自己身上,因为专家不太可能比我们更了解自己的学校。
然而,有不少中职职教人,他可能了解自己学校的现在,亦能发现自己学校目前存在的许多问题,并试图努力去改变,可是由于对自己学校的过去一无所知或比较片面,很难抓住问题的核心矛盾,力出了不少,效果则一般。
如果这一切都有详细的校史记载,我们就不会把自己的聪明才智用在苛责前人或蛮干,而是在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基础上,把更多的智慧用在解决问题上。
所以详尽、真实的校史,犹如“先知”可规划一间职校的未来。
作为一名资深的职校人,我深知,与普通高中相比,职校,更象一艘目标模糊不清(服务?维稳?就业?升学?竞赛?)在茫茫大海上漂浮的小船。职校尤其是职校中的“职高”除了“先天不足”(职高多是普通高中办的不理想,吸引不了“优质生源”才改为“职中”),还有“后天缺失”(多数管理层、教师缺少企业经验、市场经验,而且还有根深蒂固的升学情结,社会上普遍对职校存有这样、哪样的偏见等)。
“先天不足”“后天缺失”的职校虽然有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但同样面临生存危机,作为职校的职教人与普通高中的老师相比,在教育教学上有比较强的挫败感,正因为如此,职校的职教人有更急廹的“做大做强”“弯道超车”的思维。
但如何才能“做强、做大”,就业、技能竞赛还是升学?作为职校我们似乎很难聚焦某一点。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接受教育的时间越来越长、就业的年龄不断上移,对人才的综合素质(所谓的T型人才)要求越来越高,职业岗位亦越来越不确定,职校的未来之路在哪?
众所周知,不少名校,并不是建校之初就是名校,而是经过几代人,甚至十几代人、几十代人的努力才成为名校。他们一代接着一代的迭代、升级,有可能走的慢,但走的对,所谓“只要走的对,就不怕路远”,这一切其实应归功建校之初,创办者就非常注重校史的收集、整理,所以名校的创办者往往是名人。
名校有一个共同点:有让人赏心悦目的校史馆,有大量热爱母校的校友,每个从这间学校走出去的的校友,都会很自豪的对他人说:我曾在这间学校读过书。当他离开母校若干年或几十年后,再次回到母校,他还能寻找回自己的记忆,他们因回馈母校而自豪。
名校不会忘记自己学校的创始人,也不会对母校有贡献的校友毫无记忆。
名校往往能得到大批校友的慷慨捐赠,这些资源也是名校得以良性循环的基石。
但多数职校,则“只知秦汉,无论魏晋”,青史成灰是个常态,所谓的历史,不过是传说和眼前的事。
若干年后,当职校的校友们功成名就或饱尝人世的沧桑回到自己曾学习几年或工作过十几年、几十年的母校时,发现母校已不是自己原来的母校,除了新人就是新楼,似乎再难找回自己从前的记忆。
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当我们在抱怨从职校走出的校友对职校没有感情,我们想过没有:作为留存校友记忆的校史,我们何曾把她当成是学校发展的一块基石。
我们知道,所有名校都非常重视修校史,而且名校相对于普通学校肯定是高水平的。也正因为如此,政府驱动职校往高水平定位,初衷是希望某些高水平职校也能成为普通高中那样的名校,这样,职业教育才能真正成为人们心中“不同类型的教育”,而非“二流教育”。
因此,当某一天,职校也重视修校史,把修校史当成学校发展的一块不可或缺的基石,职校才能成为人们心目中真正的高水平、“不同类型的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同等重要”的学校。
作者: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