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Nationwide Unified Examination for Admissions to General Universities and C... 高考

以下就是为大家精心整理的"「职教高考」,曲线高考路径?"相关知识以及问题智能甄选的最佳答案,希望能解决您所想知道的问题:


「职教高考」,曲线高考路径?

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下文简称《意见》),明确巩固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意见》要求因地制宜、统筹推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加快建立「职教高考」制度,完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招生办法,加强省级统筹,确保公平公正;加强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及时总结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办学规律和制度模式。

早在2014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就提出,加快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高职院校的招生考试与普通高校相对分开,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评价方式,中职学校毕业生报考高职院校,参加文化基础与职业技能相结合的测试。普通高中毕业生报考高职院校,参加职业适应性测试,其文化素质成绩就使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成绩,只将综合素质评价列为参考;另外,学生也可参加统一高考进入高职院校。2015年通过分类考试录取的学生占高职院校招生总数的一半左右,2017年通过分类考试成为进入高职院校的主渠道。

「职教高考」制度与高职院校分类高考是不同的。建立「职教高考」制度,不仅高职院校可通过职教高考招生,职业教育的本科院校以及本科院校的某些专业,也可通过「职教高考」招生。应该把「职教高考」建成为与普通高考完全平等的招生考试,把职业教育办成与普通教育平等的类型教育。

如何提高职业高考的吸引力

高职院校通过分类考试招生,一方面希望提高职业院校招生的精准性,另一方面希望通过分类考试实现一定程度的分流。高职院校既可以通过技能型考试招生,又可通过普通高考招生,这可以给学生更多的选择。但从现实看,由于技能型高考只适用于高职院校,因此,其吸引力有限。

「职教高考」不只是高职院校的招生考试,而是适用于所有进行高等职业教育的高等院校的招生考试,这就要界定哪些高等院校开展职业教育了。《意见》提到,鼓励应用型本科学校开展职业本科教育。按照专业大致对口的原则,应用型本科学校、职业本科学校应吸引更多中高职毕业生报考。按照《意见》,职业教育本科院校、应用型本科院校、高职院校都可以通过「职教高考」招生。

在笔者看来,我国包括职业本科、应用型本科在内的大部分地方本科院校,以及部分综合性院校的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专业,都可以通过「职教高考」招生,这有助于提高「职教高考」的吸引力,切实拓宽学生的选择。

我国大部分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本来就应该是举办职业教育的。2014年,我国曾推进600所地方本科院校转型进行职业教育,但是遭遇现实阻力,地方政府、学校办学者以及社会舆论均认为转型进行职业教育是「降格」,这是因为职业教育还被视为比普通教育低人一等的教育。

基于此,我国于2019年批准建设15所职业技术大学,即职业本科教育,开启将职业教育办为类型教育的实践。这一实践告诉公众,职业教育不只是专科层次教育,也有本科层次教育。但是,也会让一些应该举办职业教育的本科院校因没从「职业高考」中招生而不举办职业教育。而且,由于现实存在的职业教育低人一等的偏见,在学生、家长看来,职业本科是比普通本科低一级的本科院校。这不利于把职业教育办为与普通教育平等的类型教育。

如果只有职业本科、高职院校使用「职教高考」招生,这就可能使「职教高考」的地位比普通高考低。

要改变这种局面,就要进一步拓宽「职教高考」的适用面。我国大部分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都应该是举办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职业技术人才和应用型人才,这些院校完全可以用「职教高考」招生。除此之外,部分综合性院校的专业,如果也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那么也可以通过「职教高考」招生。地方本科院校和综合性院校的部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专业,通过「职教高考」招生,会转变社会对职业教育的狭隘认知。

事实上,职业教育不仅有本科层次,还有硕士层次、博士层次。我国综合性院校的专业硕士学位,就是为了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就属于职业教育,但却不愿意称这是职业教育。这根源于社会存在的对职业教育的歧视。要扭转这种认识,就必须改革教育管理与评价体系,推进「职教高考」是重要措施之一。

《意见》还明确提出:2025年,「职业本科教育招生规模不低于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的10%」。这里的职业本科教育,还主要指「职业技术大学」这类职业本科,要把职业教育办为类型教育,职业教育不能只局限于职业本科。

当然,要让地方本科院校、综合性院校的部分专业能明确并坚持职业教育定位,需要消除社会对职业教育的歧视,营造「重技能淡学历」的社会氛围。这样才能实现《意见》提到的目标,即到2035年,我国职业教育的整体水平要进入世界前列,技能型社会基本建成。技术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大幅提升,职业教育供给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高度匹配,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作用显著增强。

如何消除社会上的「中职恐慌」

随着向中职学生开放「职教高考」,必须注意的现实问题是,中职学校很可能出现更严重的升学导向,偏离职业教育定位,这是违背把职业教育办成类型教育的初衷的。

近年来,随着取消中职毕业生升学的比例限制,我国很多地方的中职学校出现了围绕升学组织中职教育的情况,中职普高化、应试化的倾向较为严重。所谓普高化,即对学生进行普通高中课程教学,这部分学生参加普通高考;所谓应试化,则是围绕升学考试的科目内容组织教学。评价中职办学绩效采用的指标,已经从过去的中职毕业生就业情况,转变为升学情况,尤其是升本率的高低。

在这种背景下,推进「职教高考」,扩大职业本科的招生规模,很可能加剧中职学校的升学导向。部分文化成绩好的学生以参加普通高考为目标,文化成绩差一点的则以参加「职教高考」为目标。即便「职教高考」要进行职业技能测试,但这一测试的要求不会很高,而且也是可以经过短期的训练突击准备的。这会导致职业学校并不重视职业技能教育。而离开高质量的职业技能教育,就不可能提高职业教育的地位和吸引力。

推进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不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和吸引力,我国社会的「中职恐慌」就无法消除,进而当下正推进的「双减」政策也很难起到减轻学生负担和家庭焦虑的实际效果。如果中职学校的办学还是应试导向、升学导向,那么,家长和社会舆论就会质疑,既然中职毕业生都要升学,要么进高职、要么进职教本科,那还需要把中职和普通高中分开举办吗?为何不在高中毕业后再对学生进行分流呢?

发展职教本科,建立「职教高考」制度,中职学校的办学肯定会有所变化,但不能偏离职业教育的定位。以前的中职学校主要培养中等职业技术人才,学生毕业后大多立即就业,而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和「职教高考」制度的建立,中职毕业生大多要进入高职,这就需要结合高职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目标,改革教材和课程设置。

这次发布的《意见》,提出鼓励上市公司、行业龙头企业举办职业教育,鼓励各类企业依法参与举办职业教育。有舆论分析认为,这会是上市公司、行业龙头企业的新商机、新赛道。这种说法是对《意见》的误读。鼓励上市公司、行业龙头企业举办职业教育,是为了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如果举办职业教育的目的变为了营利,那就会压缩办学经费,由此影响职业院校的师资建设、课程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甚至会把职校学生作为廉价劳动力牟利。

如何遏制职业教育的升学导向

要让职业院校坚持职业教育定位,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应该遏制职业院校的升学导向。这要求在推进「职教高考」时,重视过程性评价与综合评价。尤其是对学生的职业技能测试,应该强调过程性评价,甚至可以探索中职、高职、职业本科院校的学分互认制度。学生以选修的中职技能课程学分去申请高职院校、职业本科院校,申请成功被录取,相应的学分被认可,这就会促进学生重视技能课程,也会提高职业本科的吸引力。 

重视对职业技能的过程性评价,也可防止普通高中学生把「职教高考」作为曲线高考路径:先学文化课程,再突击训练技能。从长远看,我国基础教育要扭转应试倾向,需要强化过程评价,并健全综合评价体系,如果只用一次考试成绩来评价、录取学生,将很难扭转应试倾向,给学生完整的教育过程。职业教育要对学生进行高质量的技能教育,没有高质量的过程保障,是不可能实现的。

而要提高过程性评价的公信力,则要求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推进过程性评价是我国考试招生改革的关键点。但对于过程性评价,公众普遍担心由学校、老师主导的评价会受行政与利益因素影响,缺乏公正性。如给学生的课程评分,老师怎么做到不受外部因素影响、严格按课程标准评分呢?为此,要建立现代职业院校制度。在现代职业院校制度框架下,学校的行政权、教育权、学术权分离,由教师委员会(或教授委员会)负责教育事务的管理,这就避免了行政因素影响教育评价现象的出现。

建立现代职业院校制度,也是让学校有清晰的办学定位,办出特色。对于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院校来说,要灵活地根据社会需求变化,进行专业设置改革、课程设置改革,探索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这些都需要有现代学校制度。

来源:公众号 多鲸


「职教高考」,曲线高考路径?

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下文简称《意见》),明确巩固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意见》要求因地制宜、统筹推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加快建立「职教高考」制度,完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招生办法,加强省级统筹,确保公平公正;加强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及时总结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办学规律和制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