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西方哲学史的反思

其次是人的理性,这也是人的认知或意识超越其他动物的表现。人类不仅可以通过感官认识事物的存在,还可以通过人的理性认识事物存在的基本方式和属性。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人类的“感官认知能力”和“理性认知能力”是有区别的。“感官认知能力”更了解事物的现象和存在,“理性认知能力”则意味着更多,可以加深人们对事物的认识。

我们可以认识到更接近事物本质的层次,但不能完全理解事物的本质或基本属性,即可以无限接近事物的“真”(这里的“真”是指事物的“本质”),但不能穷尽“真”。人类以外的动物的认识或意识很少甚至是非理性的,即使有也不是完美的,因为理性是社会化的产物...

另一方面,我认为不可知论,即思维不具有认识存在的可能性也是可能的,它所反映的实质性问题也是关于“思维”能在多大程度上认识存在以及如何认识存在。我认为“思维”不具备理解“存在”的可能性,也就是说“思维”不具备理解“存在”的真善美等本质。,又因为事物的本质是事物的根本属性和核心,对事物的存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一旦“思考”就无法彻底和完整。

基于以上,我们可以说,“‘思维’能否理解‘存在的本质’,关系到‘我们如何理解‘存在’,‘认识的局限性以及认识的标准是绝对的还是相对的’。“接下来,我将重点讨论“我们如何知道存在”,为“不可知论”提供依据。我们经常说“眼见为实”。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什么是“真实”,即什么是“真实”?难道连眼睛看到的东西很重要的属性都要「真实」吗?还有,你看到的一定是“真实”的吗?

第二章:西方哲学史的反思

哲学上至少有两个看似对立的学派,即所谓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可知论大概承认了“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即“思维”具有认识“存在”的可能性。而不可知论大概是指在“思考”中没有认识“存在”的可能性。这两者看似对立,但在我看来,并不是。相反,它们可以相互补充,形成一个体系。但也有必要区分他们,不是因为他们的观点针锋相对,而是因为他们的侧重点不同。为什么会这样呢?那么,我们有“思考”和“存在”的可能性吗?

首先,我还是认为“思维”有认识“存在”的可能性,只是存在“思维”能认识“存在”多少以及如何认识的问题。与许多认识论观点不同,虽然我认为“思维”具有认识“存在”的可能性,但我也认为“思维”对“存在”的认识是不完全的、不完整的,即“思维”不能完全认识“存在”。

也许我们可以认识事物的很多方面,但由于认知主体(主要是人)的个体或集体知识结构、认知能力、实践水平、认知工具等主客观条件的制约,认知主体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甚至是一个不断否定的过程,这就决定了我们的认识会是不全面、不完整的。比如,我们认为一个属性是事物最重要或最基本的元素,但后来发现不是;而事物最重要或者说最基本的属性是什么,也就是本质?它是否有一个静态的、绝对的标准?

所以,当我们试图承认自己能够透彻、完整地理解事物的时候,就会遇到理解的有限性、标准的相对性这样的尴尬。但是我们不能说,“我们什么也不知道。”毕竟我还能知道点什么!我们总能看到或听到或理解一些东西。即不能说“思考”,也根本无法知道“存在”。

第三章:西方哲学史的反思

因为最近的心境,我感触最深的是第二卷关于情感的部分,其中第二章第一节论述了爱恨的对象和原因,印象深刻。休谟说,骄傲和谦卑的直接对象是自我,或我们深情地意识到其思想、行动和感情的同一人格;爱与恨的对象是我们不知道其思想、行为和感觉的其他人。这一点在书中显而易见。我们的爱与恨总是指向我们之外的一个有知觉的存在。当我们谈论自爱时,它不是就爱的原始意义而言,自爱的感觉与朋友或爱人激发的柔情毫无共同之处。仇恨也是。我们可以为自己的错误和愚蠢感到羞耻;但只有因为别人的侵犯,你才会感到愤怒或厌恶。爱与恨的对象显然是一个有思想的人,而前者的情感感受总是愉快的,后者的情感感受总是不愉快的。

我们也可以大致假设,这两种情绪的起因总是与一种有思想的存在有关,前者引起一种独立的快乐,后者引起一种独立的不快乐。很少有人对自己的人格、天赋和财富感到满意,不想在世人面前展示自己,赢得人们的喜爱和赞美。

显然,引起骄傲或自负的性质和条件,是虚荣或功名欲望的原因;我们总想炫耀那些我们最引以为豪的特质。但假设爱和尊重不是和骄傲一样性质产生的仁,唯一的区别是这些性质与我们或他人有关,那么这种进步将是可笑的,人们不能指望别人的情绪与自己的所有情绪相对应。其实我认为,正是因为人不能指望别人的情绪和自己的情绪相对应,才会有“有求必应”这样的怨恨或悲伤。事实上,这是一个非常普遍和自然的现象。这个世界上几乎每时每刻都有无数这样的情节,这只是人最基本的情绪反应。

第四章:对西方哲学史的反思

读了西方哲学史,我知道了休谟,一个伟大的哲学家。他的人性理论让我很好奇。看书名让我觉得比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和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更有趣。当然,哲学书很枯燥,很难懂,但只要懂了,就会在思想境界上得到转化和提升。

大哲学家休谟在课堂上听了老师的介绍后非常震惊。12岁的休姆已经是阿滕伯勒大学的学生。出于“对学习除了哲学和知识以外的一切事物的极度厌倦感”和对哲学研究的突破,休谟决定“抛弃其他一切快乐和事业,完全投身于这个领域(哲学)。”此时他才18岁。我现在19岁了,还在用那句“谁的青春不迷茫”作为自己发呆生活的借口。我真的很惭愧。

《人性论》这本书是休谟26岁时初步完成的,此后不断补充。这部巨著在当时无人问津,这给刻苦学习的休谟带来了很大的挫折。休谟认为一切科学都与人性有关,数学、自然科学和自然宗教也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人类哲学。科学在人类知识的范围内,根据人类的能力和官能来判断。

因此,休谟提出要建立一个科学体系,即关于人性的“人学”。在此之前,我认为科学本身就存在,是不可改变的真理。它就在这个世界上,只有在同一个地方,没有不同的认知,才能找到。从人的角度来说,但是世界在不同的人眼里是不一样的,否则就不会有问题,关于克隆的问题就是一个例子。所以归根结底,“人文科学是其他科学唯一坚实的基础”。关于人性,休谟分为三种:

知性、情感、道德。我只谈我在《论知性》第一卷第一章的个人体会,关于起源、组合、抽象、联系等。至于整个人性论的总结,我还是理解不了,总结不了。

对西方哲学史的反思;

第五章:对西方哲学史的反思

我对哲学书一直保持着“敬而远之”的态度。虽然我喜欢看书,也知道很多哲学书确实能给我们带来一些好的启发,但另一方面,哲学书一般都比较枯燥、抽象、深奥。简单来说,就是很难真正理解它,理解它的深刻内涵或者它所揭示的社会现实。

最近因为青年共产主义学校的读书小组活动,我和另外两个同学组队,意外选择了经典的哲学书《论人性》。这本关于人性的书分为三卷,即《论理智》、《论情感》和《论道德》。正文前面有一个简介,主要说明人性学的重要性和意义。第一卷《论知性》的主题是认识论,主要阐述知识的起源、分类和范围,人的认知能力和界限,推理的性质和作用。

第一卷是人性论最重要的部分,是其他部分的基础,包含了休谟对哲学的主要贡献。第二卷《论情感》是第一卷的延续,其主题是情感的起源、本质和活动,为下一卷讨论道德问题奠定了基础。其中,意志和自由的讨论是相对独立的。第三卷《论道德》是在前两卷的基础上对道德问题的全面论述。第一章论述了道德的基本原则,属于伦理学的内容;第二章讨论“人造美德”——既有伦理的内容,也有政治的内容;第三章论述了“自然之德”。《人性论》是休谟一生中最重要的著作,在人类思想史上具有独创性的理论贡献。本书阐述了休谟思想中最重要的几个方面,如关于人性的三个假设、关于自私和同情的观点、关于社会秩序和制度正义的观点等等。这本书,说实话,对我来说不是很有吸引力。它没有情节,看起来有点无聊,但我还是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