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领导

院长:李平,男,汉族,出生于昆明。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院长,教授职称。

当过下乡知识青年、工人、报社编辑。毕业于云南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留校工作。历任中文系学生政治辅导员、古典文学教研室教师(兼系团总支书记)、教学秘书、副系主任,云南大学教务处副处长,云南大学国际现代设计艺术学院直属党支部书记兼中方副院长,云南大学党委组织部长,云南大学纪委书记,云南大学党委副书记(兼洋浦校区党工委书记),洋浦校区搬迁指挥部指挥长,呈贡校区建设指挥部顾问。2011年12月从云南大学退休。2015年9月21日受聘担任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院长。

 

 

党委书记:祁顺华,男,回族,云南昭通人,在职硕士研究生学历,1992年7月参加工作。历任云南大学生物系团总支书记、党总支干事、班主任、学生党支部书记,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生物系党总支副书记、院党委办公室主任、院党委副书记,云南大学人事处副处长、党委组织部副部长、机关党委副书记,云南大学人事处·离退休工作处处长、机关党委书记,云南大学人事处处长,云南大学纪委副书记、纪委办公室主任。现任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党委书记(督导专员)。  

 

 

 

副院长:张云孙,男,1957年6月出生,白族,云南大理剑川县人,中共党员,教授。1985年,毕业于云南大学生态学专业,获硕士学位。1987年至1996年,担任云南大学生物学系教学秘书。1991年至1997年,受聘为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访问学者,客座教授。1997起在云南大学先后担任生物学系副系主任、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副院长、科学技术处处长兼任科学馆馆长、科协副主席、校长助理、重点学科办主任、科研处处长、对外合作办主任、科协副主席。期间曾先后挂职担任上海大学校长助理和中共澄江县委副书记。张云孙教授在从事基因结构与功能的研究方面成果突出,被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誉为“东方之子”并赞誉张云孙教授刻苦、坚韧、不计名利的优秀品质,突显了一个高贵的人。

 

 

副院长:刘春,男,生于1956年10月,1984年毕业于云南大学历史学专业,本科,1986年—1987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史学所助教进修班学习,1984年8月至2002年10月,先后在云南大学历史系、人类学系任教,2013年获得副教授职称。2002年10月至今,在旅游文化学院任教并担任教学管理工作。2003年起担任旅游管理系系主任,2006年下半年起任艺术系主任,2012年起担任学院副院长。2012年荣获云南省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副院长、党委副书记:崔文彬,山东平度人,1956年7月生,汉族。1974年入伍到空军部队服役,历任战士、排长、参谋、作战处长、指挥所长、参谋长助理、空军航空兵师参谋长、空军某部参谋长,大校军衔。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和“802”华北大演习,先后五次荣立三等功。大学本科学历,军事学学士,曾受聘解放军某院校硕士研究生部队导师。2006年退役转业至云南大学,先后担任云南大学洋浦校区管委会副主任兼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云南大学洋浦校区搬迁指挥部办公室主任,云南大学呈贡校区管委会党总支书记,云南大学武装部部长兼学生工作部副部长、军事理论教研室主任。2015年10月任现职。

副院长:陈熹,2007年就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专业,取得经济学学士。2011年至美国圣科拉拉大学学习,获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2014年深圳市国能金汇资产管理公司,从事金融分析,金融投资和尽职调查工作。2016年3月-6月,云南大学教务处工作。2016年10月,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院长助理。2017年2月,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副院长。

 

 

 

 

学校简介

  

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位于世界著名旅游目的地---云南省丽江市。经过近二十年的建设发展,学院已经跻身中国一流独立学院之列。

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拥有占地1200亩的独立校园,30余万平米的校舍,教学仪器设备价值7660万元,馆藏图书175万余册,固定资产总值7亿元以上。体育文化设施完备,后勤服务设施功能齐全,拥有云南省高校中唯一的占地2万平方米的高尔夫球练习场;校园环境优美典雅,校园建筑别具一格,入选教育部学信网评选的“全国大学生校园环境满意度50强高校”,获得国家建设部建筑设计银奖、“建国60周年建筑创作大奖”和“云南省园林单位”等荣誉称号。

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面向全国招生,面向全国办学。现有经济学、管理学、文学、艺术学、理学、工学、医学、教育学8个学科门类,35个本科专业;设有8个二级学院,全日制在校生规模近1.7万人,生源涵盖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学院三分之二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已累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近4万名合格的本科毕业生,历届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7%以上。学院积极开展对外合作交流,一批又一批学生远赴美国、法国、德国、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和台湾地区留学或参与对外交流合作项目。

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平安办学、优质办学”理念,培养基础好、素质高、技能强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2010年被云南省民办教育协会授予“优秀普通高等学校”称号、2011年被中国民办教育协会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授予“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优秀院校”称号;2012年被云南省教育厅授予“云南省文明学校”称号,并通过历年复评保持了该荣誉;2015年被评为“云南省平安校园”,并通过历年复评保持着该荣誉称号至今;在历届云南省高等学校学生职业技能大赛和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云南赛区比赛中均获得优异成绩;在“首届云南省高校教师教学大赛”决赛中,荣获一等奖3个、优秀奖1个、优秀组织奖1个,获奖数量和质量名列云南省民办高校第一位;2018年被授予第一届“云南省文明校园”荣誉称号,是云南省获得该荣誉称号的唯一独立学院。

周边环境                                                                        钟 楼      学院坐落在享有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美誉的旅游胜地——丽江市。丽江悠久的历史、世界知名的旅游资源、稳步发展的旅游经济和独具特色的纳西民族文化,都为学院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学院占地面积800亩,是一所园林式的校园,优美的校园,清新舒适的自然环境营造出良好的大学氛围。带有民族特色的教学楼、设计独到的图书馆、设备先进的实验中心、设施齐全的学生公寓保证了学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篮球场、足球场、形体训练馆、学生活动中心又为学生提供了锻炼身体、挥洒青春的舞台。  美丽的运动场

通讯地址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玉泉路1号,邮编:674199

联系电话院办:0888-5135606招生办公室:0888-5135636;5135638

院系设置:

院系设置

   

1、经济管理学院    2、旅游管理学院    3、财会学院   4、文学院   

5、艺术设计学院    6、外语学院   7、信息学院   

8、医学院

  

重点实验室 实验中心       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实验中心成立于二○○三年,实验中心独立设置,是我院现代教育技术的综合服务部门,职能是直接对学生开展助学服务、进行远程教育理论及多媒体教材的开发研制、音像教材的制作与发行等,负责全校的公共计算机课程的实验教学、管理,校园网络的规划、建设、维护和管理,外语视听教学、多媒体教学、音视频技术等各项工作,为全校的教学工作提供现代化技术服务。下设计算机机房,网络机房,阶梯教室,多媒体教室,计算机硬件机房,会计实验室,化学实验室,生物实验室,模数电实验室,电路分析设计实验室,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室,语音室,无线音频,电子阅览室,报告厅等先进设备系统。为教学、科研、技术开发提供了较好的工作环境。实验中心逐渐成为校园数字化、信息化的技术支持与服务部门。

        多媒体教室

        计算机机房

        语音室

        模电数电实验室

        生物实验室

        化学实验室

重点学科

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面向全国招生,面向全国办学。现有经济学、管理学、文学、艺术学、理学、工学、医学、教育学8个学科门类,35个本科专业。

可授予的学位

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对符合毕业条件的毕业生,颁发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本科毕业证书,对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毕业生,颁发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学士学位证书。

师资力量

一支由经验丰富的专家教授领衔,涵盖具有创新精神的青年教师、功底扎实的中年骨干的优质教学团队。

学生人数

2002年9月开始招收大学本科学生,现有在校生总计17000余人,生源涵盖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