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以教育为生的职业。这个职业是人类社会最古老的职业之一。按照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在规定的时间节点内,根据学校设施条件和个人职称专业,安排学生入座、发放学习资料、备课授课、批改作... 教师
三、与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相关的理论基础组成:语言学理论、心理学理论、教育学理论(98年填空;03年填空)对外汉语教学规律是由语言学规律、心理学规律、一般教育规律等共同决定的。(98年填空)3-1.语言学(1)普通语言学基础理论(参见语言学讲义)语言学:是以语言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语言学的基本任务:研究语言的规律,使人们懂得关于语言的理性知识。(2)汉语语言学基础理论(参见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讲义)(3)与语言学相关的跨学科分支学科理论理论语言学注重的是:研究语言的结构。社会语言学注重的是:研究语言的社会功能。心理语言学关注的是:语言的(心理)过程,过程是如何使结构去实现功能的,语言是如何被感知、理解和产生的。A. 社会语言学:研究语言与社会的关系,把语言放在社会环境中进行研究,从社会生活的变化与发展中探究语言变化发展的规律,同时也从语言的变化和发展中考察社会生活的某些倾向和规律。举例:拉波夫对纽约人卷舌音的经典调查 语言变异研究在第二语言学习中的应用B. 心理语言学:主要研究语言习得、语言学习和使用的心理机制和心理过程。举例:对儿童习得母语的一些研究3-2.心理学(语言学习理论、语言教学理论,同心理学理论有着密切的联系。98年选择)为什么说心理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理论之一?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几乎与一切学科都有关系。语言教学活动的研究必然包括对学习者心理活动的研究。语言习得理论和语言教学理论都离不开心理学理论。历的每一种教学法流派都有一定的心理学基础。心理学是对外汉教的重要理论支柱。一些热点问题必须将语言研究和心理研究结合起来。包括汉教在内的第二语言教学理论要取得新的突破,必须从心理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吸取营养。(1)跟语言学习相关的心理学基本概念A. 注意a.定义:注意是人们对外界作用于感官的信息刺激做出的选择性反应。b.注意有一定范围:指人在一瞬间内清楚地觉察或认识客体的数量。c.注意具有稳定性:指注意维持在同一对象上的时间或知觉指向相应内容上的时间。d.注意的分配:人在进行两种以上的活动时,能同时注意不同对象的能力。B. 知觉a.定义:是将感官获得的信息转化为有组织有意义的整体的过程。b.知觉的组织性:将输入的刺激组成有意义的整体。c.知觉的整体性:由知觉的完整模式补充或解释部分(不完整)的感觉。d.知觉的恒常性:指对于熟悉的物体,不管它的透明度、颜色、形状和大小有什么变化,在知觉中的映像始终保持不变。C. 记忆a.定义:指知觉到的信息被编码、转化、联系、储存、复述、回忆以及遗忘的加工过程。b.记忆编码过程:人脑将感官接收的信息转化为神经系统可传递和贮存的代码,信息代码化为一个个相互联系的“结节”储存于记忆库,人脑可根据需要从记忆库中提取编了码的信息来复述或记忆,但也可能因长久不提取而遗忘。c.短时记忆:以听觉、视觉编码;长时记忆:以语义编码。(03年填空)D. 遗忘:与记忆相对,是一种普遍和自然的联系。易迅速遗忘:机械学习的材料未及时复习。不易遗忘:有意义学习的材料,一般概念和原理。防止遗忘:改进学习方法,适当安排复习。(2)语言学习跟人的心理活动的关系个体的心理因素会影响到学习的效果。A. 认知风格:个体对信息加工的方式。(学习风格的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 96年解释术语)a. 场依存性:看待事物往往倾向于从宏观上着眼,从整体上审视。 场独立性:看待事物常常倾向于以微观为基点,善于对每一个具体信息做出分析和辨认,而较少受整体背景影响。(指南P24)b. 沉思型:深思熟虑,谨慎而全面地检查各种假设,错误较少。 冲动型:遇到问题急于作答,常常出错,元认知和记忆水平不高。c. 容忍倾向:易于接受概括性广的类别,能兼收并蓄。排他倾向:易于接受概括性小的类别,有时会拒绝与他想法不一致的内容。B. 情感因素(见后:第二语言习得的个体差异)a. 动机:是驱使人们活动的一种动因和力量,其中包括个人的意图、愿望、心理的冲动或企图达到的目标等。外国人学习汉语动机:掌握工具、升学、深造、研究、不明确。(第二语言学习动机 01年解释术语)b. 态度:是个体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反应,是情感上的好恶以及因之而采取行动的倾向性。(积极、一般、消极)3-3.教育学(1)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①底层结构:跟第二语言教学有关的客观条件。②基础结构:有关理论和一定的教学经验。③主体结构:包括总体设计、教材编写(选择)、课堂教学、测试。(教学活动四大环节 96年填空;99年填空)A. 总体设计:分析各种客观条件,综合考虑各种可能的教学措施并选择教学方案。B. 教材:是课堂教学的基础和主要依据。C. 课堂教学:是全部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实施检验总体设计的内容。(01年选择;02年选择)D. 成绩测试:不但是对课堂教学的检验,也是推动课堂教学、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④上层结构:指教学原则。一方面是总体设计的一项内容,反映教学实践活动的客观规律;另一方面是教学法的一个组成部分,指导全部教学实践活动。(2)“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点(00年填空;96年填空;02年论述)(吕书P77)20世纪50’s末、60’s初,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布鲁纳提出的: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②要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③学习应是解决问题、创造和发现式的活动;④要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叁:历年试题及相关练习一、填空:1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规律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共同决定的。2社会语言学家认为语言交际能力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3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一般分为理解和表达两种,表达能力指的是   的能力。4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所提出的“交际能力”的概念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语法性,即合乎语法;二是 。5对外汉语教学既是一种第二语言教学,又是一种 。6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理论基础主要包括:语言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7对外汉语是对外国人进行的汉语作为___________的教学。8语言交际能力是言语技能和___________构成的。9记忆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种。10对外汉语的学科理论主要包括教学理论和___________两部分。 二、选择:1我国正式出版的第一部对外汉语教材是______。A.《基础汉语课本》 B.《基础汉语》C.《汉语教科书》 D.《实用汉语课本》2世界汉语教学学会的会刊是______,该刊物为______。A.《汉语学习》 B.《世界汉语教学》 C.《语言教学与研究》 D.《学汉语》E.月刊 F.双月刊 G.季刊 H.双季刊3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一个需要专门研究的学科而被提出来的时间是___________。 A、80年代初 B、80年代中 C、80年代末 D、70年代末4第一部称作以结构和功能相结合的原则编写的对外汉语教材是__________。A、《初级汉语课本》 B、《基础汉语课本》C、《汉语教科书》 D、《实用汉语课本》5国内少数民族的汉语教学属于( )A、母语教学 B、外语教学 C、第二语言教学 D、对外汉语教学6《教非汉族学生学习汉语的一些问题》是建国以来第一篇全面讨论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的论文,它的作者是( )A、王还 B、邓懿 C、吕叔湘 D、周祖谟7按照先后顺序可以把一个人所习得、掌握的语言划分为___________A母语和外语B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C强势语言和弱势语言D本族语和非本族语 三、术语解释:1、第二语言(2003)第二语言是在第一语言之后学习和使用的其他语言。在习得第一语言以后学习和使用的本民族的语言、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和外国语言都叫做第二语言。 2、第二语言教学与对外汉语教学——第二语言教学通常指在学习者掌握第一语言之后,通过各种教学手段,从培养学生最基本的言语能力开始,使学习者在学校环境(即课堂)中有意识地掌握第二语言。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语言交际工具,培养学生运用目的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对外汉语教学是对外国人进行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 3、言语技能与言语交际技能(1996):言语技能就是听说读写的技能,听说用于口头交际,读写用于书面交际,言语技能受语言规则的制约。言语交际技能就是用言语进行交际的技能,它以言语技能为基础。言语交际技能除了受语言规则制约外,还要受语用规则制约,保证言语的得体性。言语技能要通过操练才能获得。 4、应用语言学——研究语言学的应用的学科称为应用语言学,它实际上是一种交叉性学科,是相关学科的学者将语言学的基本原理同有关学科结合起来研究问题而产生的新的学科。应用语言学不同于理论语言学,它着重解决现实中与语言有关的各种实际问题。 四、论述:1、简要说明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实践性原则(2002)实践性原则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一项基本原则,所谓实践性原则,简单地说,就是根据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的原理,组织和引导学生通过大量的、自觉的实践来掌握汉语,以培养他们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或:实践性原则的基本内容是;针对学生的交际需要选择语言内容和语言材料;按照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的原理,组织、引导学生通过大量的、自觉的语言实践来掌握语言;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尽快地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2、如何理解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2002)在传统的第二语言/外语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学生服从教师。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学”服从“教”。所以,尽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却处在被动的地位。教师教什么和怎么教则取决于教师本人对语言的认识和教学的经验。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教学,无论教学方法如何改进,也难以收到预期的学习效果。、于是20世纪70年代后,在教学中开始重视学习主体的价值,转向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为重点,“教”服从“学”,根据“学”的需要随时调整“教”,“教”的依据是“学”。学生学什么,怎么学是优先考虑的问题。“教”是帮助学生“学”或引起学生“学”。“教学”是师生共同的/互动的活动。学生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教师是辅助者、促进者、组织者、引导者,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学生为中心并不意味着取消教师的指导作用,让学生牵着鼻子走,放任自流,而是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辅助、促进、引起学生学习比以教师为中心的“精彩表演”要难得多。正因为以学生为中心了,教学理论的研究也从单单考虑如何改进教学方法转到更加重视对学习者、语言学习/习得过程和学习策略的探讨上来了。 答案 填空 :1、 语言学规律、心理学规律、教育学规律2、 语言学能力、社会语言学能力、话语能力、交际策略3、 读、写4、 可接受性5、 外语教学6、 心理学、教育学7、 第二语言教学8、 言语交际能力9、 长时记忆、短时记忆10、 基础理论 选择:1、C2、B G3、A4、D5、B6、D7、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