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分为五个等级,即分为初级(五级)、中级(四级)、高级(三级)、技师(二级)、高级技师(一级)共五个等级。

大多数医生的职业生涯,都伴随着长期的、频繁的夜班。夜班是辛苦的,但是也是医生的必修课,而且非常锻炼医生的业务能力。

我是一名呼吸内科的医生,我规培过心脏重症监护室,心内科,神经内科,急诊科后,就到了冬季,是呼吸内科收治病人的高峰期,科主任通知我单独值班,于是在忐忑不安中,菜鸟医生开始了第一个夜班。

在规培的时候,我也经常上夜班,但是毕竟有带教老师在,有依靠,有依赖心理,而且不需要承担太大责任,和自己独当一面,还是很不一样的。

人生中的第一次独立值班

晚上 6 点,我正式接班,白班医师是高年资主治医师,也知道我第一个夜班,看出来我心理的紧张和忐忑不安,特意嘱托我——

夜间不要偷懒,不要打瞌睡,好好注意病人病情变化,多去病房巡视,多打电话请示,我慌忙点头道谢。

夜深了,喧闹的病区逐渐安静下来,我到值班室休息,突然叮铃铃的电话声,我立马惊醒,忐忑不安地坐在床上,心里扑咚扑咚地跳个不停,我自己默默数了下,估计心率有 140 次/分左右,非常难受。

幸好,电话内容是和护士沟通的,我长吁一口气,再也睡不着了,同时心里开始想,会不会来病人,如果夜班病人病情危重,甚至出现死亡,自己的急救流程是否标准规范

如果急诊病人主要是发热,是感染性发热,还是非感染性发热?如果是感染性发热,我如何明确发热原因?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如果是非感染性发热,是风湿免疫学疾病导致的发热,还是内分泌疾病导致的发热

如果是呼吸困难,是心源性呼吸困难,还是肺源性呼吸困难,如何查体,如何区分,实在区分不清楚,如何对症处理?如果是常见的呼吸衰竭病人,是否需要使用无创呼吸机,科里哪个无创呼吸机触发灵敏度高?

等等问题,在我大脑里一一浮现,随后,各种解决问题的临床路径,也了然于胸,心里才有了不少底气,让自己可以从容地应对夜班。

后来,我不知不觉、迷迷糊糊的睡了一会儿,时间不知不觉到了凌晨 2 点,内线电话再次响起,这次是急诊科打来的,电话那头说是一个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病人。

说来不怕大家笑话,我第一反应,就是急急忙忙打开了内科学,再次温习了下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治疗,预后,对知识熟悉后,恰好科里别的老师也有支气管哮喘的病人,我看了看他的用药医嘱,这才胸有成竹。

不一会儿,病人来了,端坐位,极度呼气性呼吸困难,颜面部及口唇紫绀,全身湿冷,我马上做出第一判断,没错,是典型的哮喘病人。

我从容不迫的和家属询问病史,沟通了病情,进行了体格检查,家属点头称是,马上用了解痉平喘、化痰、抗感染、雾化吸入的药物后,我依然不敢怠慢。

1 小时候后,我再次巡视病人,病人呼吸困难症状稍减轻,我再三叮嘱病人,如果有不舒服,马上呼叫医师、护士,才回到值班室,和衣而睡。

我在似睡非睡中迷迷糊糊的度过了几个小时,7 点了,我洗把脸,简单的吃了早点,准备夜班交班,第一个夜班就这样在紧张、忐忑不安中结束了。

夜班是医生成长的必修课

后来随着学习的深入,丰富了理论体系,提高了临床思维能力,对临床工作有了更深的理解,以后的夜班,逐渐变得胸有成竹、得心应手,不再惧怕危重病人了。

因为夜班,得到了很多:养成了沉着、冷静、善于分析思考的好习惯。伴随着一个个夜班的历练,我也在一步步成长、成熟,从一名稚嫩的医学生、实习医生,到规培医师、住院医师、主治医师。

年轻医生,值夜班你不要怕

写这篇文章的前不久,我带了一个规培医师,她夜班很少和我一起值班,理由是:夜班心慌。

我告诉她:你现在有身后有老师带着,还心慌、紧张,一个人怎么办?她沉默不语,可以看得出她对独立值夜班,严重缺乏信心。

谈到值班的经验,我有以下的话,想对年轻医师说:

1、凡是夜间来住院的病人,肯定是症状明显,否则没有人愿意在三更半夜来住院,一定要多想多考虑,深入了解病情,才能避免出现错误和漏诊。

2、认识熟悉病人,尤其是病危病重病人危重,VIP,关系户,有纠纷苗头的病人,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及时与病人沟通,病情变化前的半小时沟通,比事后 2 小时沟通,更有意义。

3. 知识点扎实,而且知识面一定要广,这样才不容易误诊和漏诊,并且要多向其他科室请教,及时请会诊以避免纠纷。熟悉常见病,危急值的处理。

4. 及时寻求相关科室帮助,了解相关科室的联系方式,随时沟通。比如 ICU,胸痛中心,卒中中心,麻醉科(便于通知气管插管)。

虽然是小事情,但我所在的三甲医院,临床医技科室有 80 多个,住院病人近 3,000 人,碰到重症、抢救病人的时候,真有可能,手忙脚乱,找不到需要的电话。

5. 记得手头多准备工具书,譬如《内科学》、《外科学》、《诊断学》、《实用内科学》、《新编药物手册》等等是必备的工具书,遇到疑难病例、琢磨不定的知识点,随时翻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