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战略迎来了发展新“引擎”,中西部地区部分“支点”城市正由大城市向特大城市迈进。特大城市的建设关键就是要抓住“产城共融”这个“牛鼻子”。湖北宜昌的建设经验告诉我们,产业是现代化特大城市的支撑,产业与城市,互为依托,相互作用。产城共融共兴,是中西部现代特大型城市建设的科学路径。
我们所要建设的现代化特大城市,是更好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而这一切,都需要“产城共融”来实现,它主要体现出三条主线。
主线之一:空间布局重在可持续
城市建设首先在规划,城市会发展到一个什么样的水平,要最大限度地避免规划实施中长期目标与短期建设的矛盾。要给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都留足“腾飞”空间,以期实现用几十年的规划管上几百年的发展。
特大城市建设要给生态环境留有空间。建设现代化特大城市,必须更好地把城市发展与生态建设结合起来,致力于形成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绿色发展格局。宜昌在现代化特大城市建设过程中,宜昌新区规划220平方公里,一多半都是保留的青山绿水和待建城市景观。江北主打行政商贸牌,“山在城中”突出城市功能;江南主打文化旅游牌,“城在山中”,均突出生态环境,山水相宜,使城市发展与生态建设相得益彰。
特大城市建设要给百姓生活留有空间。特大城市布局合理与否,不仅关系到城市的发展潜力,更影响到百姓生活的健康指数和幸福指数。在宜昌的建设实践中我们看到,13个组团都有均衡协调的城市布局、互为依托的城镇体系、功能齐全的服务设施、蓝天碧水的生态环境。
特大城市建设要给产业扩容留有空间。城市规划过程中,产业园区的建设要有前瞻眼光,征地、交通路网、基础设施配套等方面,不能局限于眼前的投资规模,不能仅仅满足当期企业的需要。要充分发挥特大城市大交通、大区位、大产业、大园区、大空间的优势,积极推动与周边城市政策共同争取、要素自由流动、产业共同培育、环境共同营造,在逐步实现大城市、中小城市、小城镇的一体化发展的同时,拓展特大城市产业发展空间。
主线之二:产业支撑拓展城市功能
产业是城市的基础、支撑和动力。一座城市缺乏产业支柱,缺乏产业支撑,就像一座楼房没有地基、没有顶梁,一遇风雨,难以支撑,城市建设就没有持续动力,人口聚集就没有就业岗位,市场培育就没有配置空间。
特大城市要结合区位条件发展产业。区位是一种优势,也是一种资本。宜昌布局沿江“万亿经济走廊”,剑指化工、食品饮料、装备制造、新材料、文化旅游、现代物流等6大千亿级产业,积极引导产业向沿江地区集中、项目向开发区园区集中、生产要素向优势产业集中,加快打造亿吨组合新港,加快构建千亿级大园区和千亿级大产业,沿江地区已经成为要素承载功能最优、产业集聚程度最高、带动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最强的经济带。
特大城市要结合资源禀赋发展产业。文化旅游、现代物流是宜昌定位的6大千亿级产业。
特大城市要根据完善城市功能,放大辐射带动发展产业。一是全面提升综合性交通枢纽功能。充分发挥城市区位优势,精心谋划重大交通项目,统筹推进水公铁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构建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管理科学、运行高效的现代交通体系,把特大城市打造成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二是要通过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推动区域市场的培育与整合。区域市场的培育与整合对于特大城市而言不仅是辐射力、带动力和影响力的具体表现,也是实现特大城市和周边地区经济互动和互惠共赢的前提。
主线之三:发展红利要为百姓共享
建设现代化特大城市的目的,不是单纯的城市扩张、财富积累,而是在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始终要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切实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提高发展的包容性。特大城市建设的最终落脚点是与百姓分享发展成果,人民安居乐业、幸福生活。
千方百计增加群众收入是改善民生、提升幸福指数的根本所在。城市归根结底是人的集合,特大城市的产业兴旺和辐射带动最终要落脚到老百姓生活质量的提升上。特大城市建设不能将经济建设、产业发展与民生幸福割裂开来。要始终坚持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坚持走群众路线,最大限度地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切实让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百姓生活得更加富裕、更加幸福。特大城市建设在做大发展“蛋糕”的同时,应拓展收入渠道、提升收入水平,让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
特大城市要通过创新社会管理为百姓提供优质服务,让百姓融入城市。特大城市进行社会管理和创新,要始终坚持民生优先、服务为先、基层在先,倾听百姓声音,积极为百姓排忧解难。要深入推进顶层设计和制度建设,探索建立现代化特大城市民生幸福制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