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判断临床表现是否属于精神障碍(精神病)症状的原则有( )。 A>> 心理与行为是否符合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 B 求助者行为是否能够被咨询者理解的原则。 C>> 精神活动内在结构之间以及精神活动与行为之间是否符合协调一致性 D>> 求助者的人格是否符合相对稳定性原则 17、心理诊断的目标是( )。 A>> 以个体为目标 B 以群体为目标 C 以个体和群体为共同目标 D>> 确定个体行为与常模偏离的程度和距离 18、狭义心理诊断是指( )。 A 对身心疾病的评估诊断 B 对精神病人的评估诊断 C 对躯体疾病的诊断鉴别 D>> 专门为临床心理咨询和治疗而进行的心理测评工作 19、对形成初步印象这一阶段的工作,说法正确的是()。 A>> 初步印象的形成建立在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的基础上 B>> 初步印象的内容涉及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的严重程度 C初步印象的内容不包括对求助者的问题进行归类诊断 D>> 初步印象是对求助者问题形成的大致判断,并非最终诊断 20、 在形成初步印象时,可采用( )对疑点进行深入考察分析。 A>> 浮现综合法 B>> 迹象分析法 C>> 归类对照法 D 推论比较法 21、 心理健康三标准论,以下正确的是( )。 A 体验标准主要包括良好的心情和恰当的客观评价 B>> 操作标准是通过观察、实验和测验等方法考察心理活动的过程和效率 C>> 发展标准指有向较高水平发展的可能性,并使可能性变成现实可行的行动措施 D 操作标准考察的核心是心理过程 22、 对求助者的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做定性分析的包括( )。 A>> 按求助者具有典型意义的某些特异行为表现进行定性 B>> 从求助者的“求医行为”来判断气味神经症或重性精神病 C>> 从求助者对“症状”的“自知”程度来分析 D 根据求助者家属对求助者日常行为的说明进行定性 23、心理咨询员在形成初步诊断时需要报告的是( )。 A 求助者的心理测验分析报告 B>> 求助者的临床表现、自我评述,所获得资料的分析与结果 C>> 求助者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可能原因 D>> 心理咨询员对求助者心理健康的初步印象与理由 24、为了解求助者问题产生的社会因素可使用的量表有( )。 A>> 生活事件量表 B 防御方式问卷 C>> 社会支持量表 D>> Olsen婚姻质量问卷 25、属于心理咨询范围的问题是( )。 A 一位同性恋男性,希望咨询师为其寻找适合的同性伴侣 B 股民炒股不得要领,咨询选什么样的股票 C>> 考生即将参加高考,咨询如何能够缓解焦虑情绪 D>> 求助者认为自己“神经衰弱”,但医院未查出身体疾病 26、对心理问题概念的理解,描述正确的是( )。 A>> 时间性质有近期发生而不太可能持久的特点 B>> 问题内容未泛化虽而只局限在引发事件自身 C>> 反应强度不甚剧烈并未严重影响思维逻辑性 D>> 此类心理紊乱的患者在心理咨询中大量存在 27、对心理疾病边缘概念的理解,描述正确的是( )。 A>> 持续时间较长久并且其内容一再泛化 B>> 紊乱内容与原精神刺激内容相距较大 C>> 往往呈现偏执或者人格与行为的偏离 D>> 伴有不太典型的妄想或偶然出现幻觉 28、 疑病性神经症的主要症状有( )。 A>> 对健康过虑 B>> 对身体的过分注意 C>> 感觉敏感和疑病观念 D 自我评价低 29、寻找引发心理与行为问题的生物学原因时,需要( )。 A>> 咨询或检查求助者是否有躯体疾病 B>> 对有躯体疾病的求助者,确定疾病与心理行为问题之间有无因果关系 C>> 考虑生理年龄对心理行为问题形成的影响 D>> 考虑性别因素对心理行为问题形成的影响 30、内分泌系统疾病可能导致心理行为的异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状腺机能亢进时表现出精神兴奋性增高,进一步可出现躁狂状态 B>> 甲状腺机能减退时可能出现淡漠、无欲、呆滞、主动性减退等异常 C>> 严重的脑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可出现重性精神病的症状 D>> 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者,可出现焦虑、抑郁、妄想、伤感等情绪 31、 寻找求助者的心理行为问题的社会性原因时,需要( )。 A>> 确定相关生活事件、人际关系及所处的生存环境 B>> 分析所获得的资料,确定求助者的临床表现与社会生活事件的关系 C>> 确定社会文化与心理障碍发生之间的关系 D 利用积极社会因素,改善求助者心理行为问题 32、影响认知评价的因素包括( )。 A>> 来自童年的固定信念 B>> 来自以往生活中的挫折 C>> 来自以往生活中的痛苦经验 D>> 负性自动想法